易筋经官网

健身气功之三调和三调合一


近十余年来,言及气功,必说三调。诚然,调心、调息、调身确实是气功锻炼的三个操作性元素。但它们不是气功(不论是传统气功还是当代健身气功)的核心内涵,更没有体现气功之特质。

按照以心为主导的身心整体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据此,则“内省”(内向性运用意念)以调心为主,使心长明,神安宁,身心健康而益寿延年。此乃气功之核心内涵。对于健身气功来说,调息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呼吸诱导入静来调心,以明心宁神。调身亦然,但它本身具有疏通经络以治未病之功能,故三调并列乃第一大误区。君臣失位而致无序。健身气功之三调和三调合一,气功小窍门,气功秘籍

健身气功

其次,练静功(站桩、静坐)可以先调身以安身,次调息以一念。但对动功来说,调心可与调身相结合,以一其心,专其意,神形相合,气蕴其中,呼吸顺其自然(导引类);或者调心与呼吸之调整(调息)相结合,形体随呼吸而运动(吹嘘类)。对于普及于大众的健身气功来说,二者必居,且仅居其一。分心二用,或交替运用,必自乱方寸,失去调心宁神之本意。盲目倡导三调合一,必危及炼功安全。而安全性(不出偏),是健身气功普惠大众之生命线。决不可因为当年无奈的历史,而罔顾大众的利益。

其三,心之所以要调,是因为心既是神明之所居,又是知虑之舍,私欲之所棲,七情之所寄。……故《尚书·大禹谟》才有“人心惟危,道性惟危”之言;《仲虺之诰》才有“以礼治心”之说。儒家才倡导礼乐,以礼治心,乐以和众,故《礼记·乐记》曰:“礼者天地之大序,乐者大地之大和”。也正因为此,“洛书”才只有戊土而无己土(土中真阴),古之炼家才有“炼己筑基”之说。健身气功之三调和三调合一,气功小窍门,气功秘籍。

正因为人心之功能的层次性、复杂性,仅仅靠炼功过程中调心以明心宁神是不够的,必须贯彻于日常待人、处世、行事、治世之中,才能真正做到“主(心)明则下安”,必须以此养生才能益寿延年,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涵养道德,陶冶心性之根由。

健身气功

不仅如此,如果不明确运用意念之方向,则几乎没有一项体育运动不是三调合一的结果。投掷、击剑、体操等,意念集中于我与器械之结合,并体现于动作,调整呼吸以配合动作,即使是跳跃、径赛、游泳等等志意所追求乃更快、更高、更远……。

实际上,自胎儿呱呱坠地之时起,身体的运动与呼吸就天生是协调配合的,这是生命运动内在需求所致。

  质言之,对于健身气功来说,不是神与形体运动相结合,呼吸随形动顺其自然协调;就是意念与呼吸相合而身体动作顺其自然,相辅相成。故考虑到当年之无奈等历史缘由,或可称之谓:三调自然合一。但决不可作积木式、拼图式的“三调合一”,那是本质性的误导。健身气功之三调和三调合一,气功小窍门,气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