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网

气功养生之中医阳气治病理论


  气功呼吸略谈 阳气与养生 阳气与养生1、身中之太阳在自然界里,地面在不同时节,由于受到太阳热量不同,从而产生了寒热变化。在春夏季,接受的热量逐渐增多,气温逐渐升高。秋冬季,接受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在一年这个大周期里,地面所感受,气功呼吸,气功养生,中医,睡功,气功。

  1、身中之太阳

  在自然界里,地面在不同时节,由于受到太阳热量不同,从而产生了寒热变化。在春夏季,接受的热量逐渐增多,气温逐渐升高。秋冬季,接受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

  因此,在一年这个大周期里,地面所感受到的,由太阳所发出的,温热性质的阳性能量,其消长变化有规律性地表现为生、长、收、藏四个阶段,它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应,就是所谓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了。气功呼吸,气功养生,中医,睡功,气功。

健身气功

  相应于人身,也有着与“太阳能量”相类似的重要物质---“阳气”,《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之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如果阳气失去正常的运作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

  所以,我们这些热爱于养生的人,也要效法天道自然,使自身的阳气的运作,符合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这样才能万物不失,身无奇病,生气不竭。

  2、阳气之为物

  有些中医书通常将“气在阳”定义为“阳气”,也就是说,阳气是运行于人的体表肌肤等外部的气。这样的定义显然过于模糊,我们得从阳气的生成或组成的层面来研究。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运行于体表的有“卫气”,卫气也属于阳气,它是后天水谷所化之捍气,有温养、调节、防御的作用。气功呼吸,气功养生,中医,睡功,气功。

  这样,卫气是否就等同于阳气呢?《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论》中有提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里所说的阳气还具有“精微”与“柔和”的性质,这显然与捍烈性质的卫气毫无关系,因此卫气不等同于阳气,它应该还有其它成份。

  若以气的“精微”与“柔和”这两个特性来论,没有什么能比得上“真气”了!“真气”它源于先天,是人的原始之气、根本之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这如太阳般作用的阳气,没有这人之根本的“真气”参与怎么行呢?气功养生之中医阳气治病理论。

  《黄帝内经 灵枢》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行而充身者也。”从这可以知道,我们目前体内的内气之状态是:“真气与谷气并行”。真气是先天的,其质清微,属阳。谷气是后天的,其质浊重,属阴。

  而得道之真人,则不然!他们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专精神而通神明,以采取身外自然的先天真气。当功夫达到一定层度,身中先天真气充足,就会出现“气满不思食”的自然避谷境界。避谷也就断绝了身内水谷浊气产生的根源,如此,一直到全身上下都充满了清微纯和的先天真气,而没有一丝的后天浊气之时,方能方能称为“纯阳之体”,方能称之为“神仙”。

  所以,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阳气”,是先天真气和后天卫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具有这两者的特性。
  气功呼吸,气功养生,中医,睡功,气功。

  3、阳气通于天

  (1)由于阳气主要分布于人体肌肤体表等外部,因此它与天(大自然)是相通的。而一切外界因素对它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如我们常见的“寒”、“暑”、“湿”、“风”等外邪。

  《内经》:“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惊,神气乃浮。”就是说因为感受到寒冷,人的阳气就会像门轴在门臼中运转一样活动于体内。若起居猝急,扰动阳气,则易使神气外越。

  又如:“因于暑,汗,烦则喘,静则多言”就是说,由于感受到很强的暑热,人体的阳气过于活跃,人则汗多而烦躁,喝喝而喘,安静时由多言多语。

  (2)《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论》原文:“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和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臧、十二节,接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范此者,则邪气伤,此寿命之本也。”(生气即阳气,气功呼吸,气功养生,中医,睡功,气功)

  气功流派繁多,方法各异。但其中心内容都不外姿式、呼吸和意念三方面。所谓功法不同只是在这三方面各有侧重,或其中某些地方不一而已。古人称一呼一吸为一息。故气功将呼吸的调整称作“调息”。调息是练功的重要内容。真正掌握得比较纯熟,达到要求,要下很大功夫。下面仅就临床上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气功呼吸的影响
  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所谓外呼吸是指在肺内进行的外界空气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也称肺呼吸。所谓内呼吸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也称组织呼吸。气功中的呼吸,主指调整肺呼吸。使之达到均匀,细缓、深长的程度,古人称之为“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的地步,进而对内呼吸也产生良好影响。

  通过调息,首先是呼吸频率逐渐减少。由常人的每分钟16至18次可以逐渐减少至6次、5次、4次,个别人可以减少至1至2次呼吸。由于呼吸缓慢深长,致使膈肌的上下活动幅度明显加大。练功一段时间后可由常人的2、3公分增加至6、10甚或12公分。实验表明:膈肌下降1公分,其肺活量可以加大近300毫升,可见气功锻炼时对肺活量的提高是如何明显。练功一定时间后肺脏每分钟通气量可以减少20—30%,而潮气量则有明显增加。有人观察到可增加78%。练功时肺泡气二氧化碳成分增高,氧的成分减少。但这并非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而是气功的特有作用。此时练功者不但无缺氧之感,反而觉得呼吸通畅,头脑清晰,全身舒适。通过呼吸调整还可直接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当加强呼气时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减低。当加强吸气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加强吸气或加强呼气的办法来调节交感神经和付交感神经的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练功时由于深长呼吸的形成,胸腔闸压加大,回心血量自然增加,从而促进了血液循环的加强。又由于横膈的上下活动幅度明显加大,也会对肝脾胃肠给予节奏温和的按柔,改善和加强整个消化道的功能。功后食欲良好,食量大增就是明证。还由于细缓深长的呼吸形式形成,颇有助于练功入静的获得和加强。所谓“息调则心定”即是这一过程的具体体现。

  看来通过调息不但对呼吸系统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对循环消化系统和练功入静等多方面也有良好的作用。

  (二)气功呼吸的种类
  气功的呼吸方法很多,临床上常用的有:

  1.自然呼吸法:常人呼吸不外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混合呼吸三种。练功时不改变原来的呼吸形式,不进行呼吸调整,任其自然,就叫自然呼吸法。但练功时间久了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缓慢深长的呼吸。

健身气功

  2.逆呼吸法:吸气时腹部内缩,膈肌收缩下降,胸廓扩张;呼气时腹部外突,膈肌舒张上升,胸廓回缩,如此周而复始。
  3.深呼吸法:常人多为胸腹式混合呼吸。当吸气时胸廓扩张,腹部鼓起,呼气时胸廓回缩,腹部内收,在此基础上再把呼吸引深一些,逐渐达到稳静深长的要求,即为深呼吸。

  4.腹式呼吸:即吸气时横膈收缩下移,腹部明显隆起,胸廓动度不显著,当呼气时腹部回缩,呼吸出入深度自感畅达小腹。

  5.停闭呼吸法:这是内养功独特的呼吸方法。所谓停闭,是指在吸气或呼气将尽之后,不吸也不呼,稍许停顿一会,而后再进行呼气或吸气。内养功停闭呼吸法常用者有两种:吸气——停闭——呼气为第一种。吸气——呼气——停闭为第二种。

  6.胎息法:古人认为胎儿在母腹中是借助脐带,胎盘来取母体中的氧气和养料,以供极体生长发育,实际上是一种内呼吸形式。古人称作“胎息”。在练功过程中,通过调息,使呼吸达到细缓深长,只觉呼吸由小腹出入绵绵,鼻息微微,很像在母腹中的呼吸形式,因此称之为“胎息”。胎息是锻炼的结果,也是调息达到高深程度的象征,没有一定的功夫,是难以做到恰到好处的。

  气功呼吸,气功养生,中医,睡功,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