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

古形意拳内功训练


  拳谱有指导性。拳如声乐不可无谱,谱中有规矩、有拳理、有该拳的训练体系。无论教者学者,都要认真研究本门拳谱,从中获得真传窍要。虽说实战时“不可拘于成法”,但也“不可擅离老母”,所谓“武艺虽真窍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就是因为没有吃透拳谱精神和奥妙。现在许多教拳的、练拳的手头都没有拳谱,全凭记忆教拳练拳,往往是越教越偏、越传越走样。有的学生连个学习记录都没有,根本无法做到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这些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加以改正。形意拳,形意拳谱,古形意拳,古形意拳内功训练。古形意拳内功训练。

形意拳五行拳

  拳谱有时代性。心意拳时代的拳谱,其主要精神已融入形意拳谱,而有的内容不能照搬到形意拳。比如一度争得很激烈的“鹰捉”与“劈掌”问题。鹰捉是心意拳“头拳、挑领、鹰捉、沾手”四拳八势之一,头拳演化为形意拳的钻拳、挑领演化为炮拳、鹰捉演化为劈拳、沾手演化为崩拳。李老能晚年从山西回到河北后,授徒时将劈拳改为用掌,成为河北形意拳的练法特色。硬把劈掌当鹰捉,就是混淆了不同时代的拳谱,因为形意拳已经没有鹰捉一说。再者,不能因为用掌就不能叫劈拳,八卦掌又叫八卦拳,其掌法颇多,能只叫掌术不叫拳术吗?研读拳谱时,首先要弄明白拳谱产生的时代,明确其针对性、挖掘其真实性,不要被玄学所迷惑。形意拳,形意拳谱,古形意拳,古形意拳内功训练。

  拳谱有地域性。由于形意拳历史悠久、传播面广,不同地区的传承、风格、改进方向不同,逐代传流下来的拳谱到现在已有所不同。北方少数拳家,将鼍形之“鼍”认作“鱼它”,说是“卖油郎”,而中原及其以南说是“鳄鱼”一类动物,差距很大。我赞同鳄鱼的说法,因其无论水中、陆上都是左右摆晃着前进,取其横撞之劲;而卖油郎在水面迅速跑动,无力道可言,且其身小如蚁,有何能事值得人类仿效耶?此是地域之别一例也。更何况某些拳家的保守、某些拳师文化低,某些一知半解者的曲解抑或标新立异、故弄玄虚等等,都会导致该地域的拳谱支离不全、出现偏差。现代人文化水平高、交流工具先进、交流途径广泛,要通过交流参照互补、求真纠偏、正本清源,不致因小失大。形意拳,形意拳谱,古形意拳,古形意拳内功训练。

形意拳五行拳

  拳谱有相对性。拳谱拳论并非都是绝对真理,需要去伪存真,不可陷入迷信。据传《六合拳经》《守洞尘技》是心意拳较早的拳谱,所谓“内称守洞尘技艺,外呼心意六合拳”。
后来的形意拳谱,大多沿用老谱的主要精神。各代形意大师都有心得著述,对形意拳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本来简洁明了的拳理拳法,纯真实用的攻守技术,被掺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立炉炼丹修道参禅等等乱七八糟、毫不相干的东西,搞得云山雾罩、乌烟瘴气,失去了拳谱的本来面目,而总有一些人将此糟粕奉为至宝。当初的拳谱是切近生活、淳朴实在、简明易懂的,往往用“斧、箭、鸡腿、槐虫、火烧身、攥拳如卷饼、出如锉回如钩、鸡步进虎形打手手带鹰爪”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比喻讲解。形意拳,形意拳谱,古形意拳,古形意拳内功训练。

  后人用道家玄学掺入其中,看似高深,实际是一种倒退,不是进步。加之口传身授的局限、展转传抄的失误,古拳谱难免出现纰漏,以至以讹传讹,让后世无所适从。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抖决劲之“决”,不少拳谱都错写作“绝”。决是说其劲如大河决堤,要果断、迅猛,势不可挡;而“绝”是什么意思?农家常说掏“绝”劲,使出吃奶的劲,这怎么符合形意拳理法呢?还有“合身辗转不停势,束展之下敌命亡”,有的拳谱将“束”字错为“舒”,成了“舒展”,本来一束、一展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舒展”变成意思相同的一个方面,只有“展”,没有“束”了,也失去了形意拳的身法特色。学者应细加甄别,用心参详,以免误己误人。形意拳,形意拳谱,古形意拳,古形意拳内功训练。